寡趣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孩子为什么会厌学弃学家长要怎么做才能端 [复制链接]

1#
北京那家白癜风医院最好 http://www.xftobacco.com/

哈喽大家好,我是福兮(*^ω^*)~

孩子对学校的观感如何?搞懂这个问题有助于我们了解孩子对学习的态度。

如果他们以积极的态度看待它,他们就会自我激励,努力学习。相反,消极的态度造就了孩子对学校的排斥和无效地学习。

研究表明,有28%到35%的学生不想去上课。这个数据告诉了我们——孩子厌学现象已经普遍严重到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重大难题。

如果假设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包括儿童在内,都有获取知识和自我实现的内在动机,而学校是一个教育机构,原则上应该注定要满足这种需求。

然而,事实往往并非如此,这就使我们得出结论,一定存在着某些因素使得学生对上学产生了消极的看法。

为什么有些孩子不想上学?学校焦虑症是学生抗拒上学的的核心因素。上学给学生带来了高度的心理压力,这就引发了学生的回避反应。

具体解释的话就是——当学生感受到的上学所带来的焦虑压倒性的盖过了学习成就的快慰感的时候,就会产生学校焦虑症。

我们必须明白,消极和短期情绪(如上学焦虑)比长期的积极刺激(如读书带来的自我满足和实现)往往具有更强的心理作用。

为什么学生会遭受学校焦虑症的困扰呢?要分析这个问题,最好是首先改变我们的视角。我们必须设身处地地为去上课的孩子着想。

等你真正懂得与孩子换位思考了,就会立即意识到他们所面临的问题——日程时间过长、成绩压力大、课程枯燥等等。

学校日程安排从周一到周五,孩子们每天早上起床后要上6至8小时的课;

放学回到家后还必须完成一系列的家庭作业,这起码又得2至4个小时吧;

而如果他们想考出好成绩,他们每天必须自主学习差不多1个小时的时间。

现在我们可以简单做个加法,就按照我上面列出来的每项最小数值计算:6+2+1=(福兮掐指一算中…)

天啊,一天竟然最少要9个小时的学业时间,再来一道乘法题9×5=45!也就是说我们的娃娃每周学业时间大概在45至75个小时区间,比法定工作周时长得多。

(我国实行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小时的工时制度。)

此外,许多家长连课外时间都给孩子安排满了,各种补习班…这就更进一步加剧了孩子的焦虑和对学校学习的排斥。

不管学校与知识获取对我们的人生有多必要,但我们不能否认在许多孩子的心里——学校几乎可以和无趣划等号。

自由时间对任何孩子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

成绩压力导致学校焦虑症我们的教育制度采用的是一个评估系统,通常以数字的形式提供与学校表现相关的报告。

这是一个高度竞争的系统。成绩好的孩子受到表扬,而成绩差的孩子则受到训斥。

此外,我们大多数家长将这些成绩好或不好的原因仅仅归咎于学生。但其实,学校老师对学生的成绩也是要负责任的。

这种情况给学生带来了很大的心理负担。以至于好多孩子为了不让他人失望,开始机械化的学习,仅仅只是为了取得个好成绩以博得师长一笑。

这让孩子们忘记了自己的最终目标是学习、汲取知识,并掌握自主学习的心态和方法。正因为如此,那些没有达到成绩预期的学生就可能会感到焦虑、厌学。

想象一下,如果有哪一所学校并不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而是侧重于培养兴趣发掘爱好,真正关心孩子的素质教育和心理健康成长,那该多好啊!最起码与成绩相关的焦虑会消失吧。

可惜,只能是想象…

基于被动学习的模式这个因素并不直接加剧学校焦虑症,但它间接地导致了学生的厌学。如果课程不够轻松有趣,他们就会减少学习的动力。

这意味着,哪怕是面对最低水平的焦虑,重复日复一日的枯燥,任何学生的学习欲望也都会慢慢消失。

上课时,老师在堂上照本宣科地讲,学生必须在不质疑的情况下全盘吸收地听。而没有举一反三的审视学习,学生们汲取的知识也只能是停留在课本页面文字的表层。

这种类型的学习真的很无聊,也很难产生太大的学习动力。这跟工厂流水线下的工人一样,每个人都只做着单一的手头工作,可以窥一斑而难以知全豹。

要想使学生产生良好的学习动力,汲取知识的步伐必须与兴趣相结合。我们应该鼓励他们探索直观的理论,以便以一种新的方式看待现实。

现代教育的本质是近代的工业化的产物,所以我们也不能简单地以好和坏来评判它,现实就是我们全世界各个国家的教育体系本质上都是大同小异的唯成绩论,这也是人类社会稳定秩序的基石之一。

好了,这里就不展开讨论教育体系的本质问题了,文章旨在告诉大家孩子厌学的原因,读到这里相信你对这个问题已经有了大致的概念,接下来要做的就是针对性配合孩子的求学需求,以及做好相应的心理辅导。

大家如果对孩子教育有什么好的建议或者对“孩子厌学”有什么看法的话,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感谢阅读。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