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趣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再看雍正王朝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复制链接]

1#

大学刚毕业那会儿,空闲时间多,为了追求视觉享受,看了太多没有营养的肥皂剧,后来意识到浪费了太多时间,可又不想放弃躺尸看电视剧的这种美差,就给自己找了一个寓教于乐的噱头:看剧学历史。

当时就搜罗了诸多电视剧,像《康熙王朝》、《雍正王朝》、《三国演义》、《甄嬛传》(哈哈!当时就是这样骗自己)等等。后来,随着工作越来越忙,加上短视频的崛起,慢慢就没了耐心刷剧了。

可馒头吃多了,想吃米饭,米饭吃多了,想吃馒头,短视频刷多了也厌倦,闲暇之余,又饶有兴趣地去网上翻出一些高评分热门剧。

之前看剧更多成分是为打磨时间,可经过了几年的职场混迹,再去看剧,更多是带着自己的经历去看,偶尔能产生共鸣,触发思考,偶尔也是为了怀旧一番。

经典就像一坛老酒,历久弥香,虽然过去了20年,《雍正王朝》在剧评高分榜上依旧是佼佼者,冲动之下,决定再刷一遍。

这部剧不像太多剧为了凑时间,一直端着,拖拖拉拉,它剧情紧凑,节奏适度而且带入感极强,我认为最扣人心弦的部分是八王党逼宫片段。

雍正帝坐在正大光明牌匾下,朝堂下坐着八旗旗主和皇室贵胄(八王、九王、十王等),文武大臣立于皇室身后,雍正目光锁定在一把空椅子上,他被告知十三爷胤祥抱病无法上朝。画外音:唐老师演技是极好的,他将雍正帝看到最得力的干将未到场时那种焦虑和紧张通过微表情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此次早朝的议题是雍正推行的新政及整顿旗务。

然而上朝之前发生的事,雍正却一无所知,八王允祀私下已串联八旗旗主,计划朝堂之上提出“八王议政”的祖制,意图明显,就是为了架空雍正,他还假传谕旨欺瞒丰台大营和西山锐健营将领,并利用弘时和弘昼安插四位旗主军马入驻。八爷党的另外两位王爷则勾结隆科多接管军务。弘昼预感情况不妙,把旗主军马入驻军的事情告诉了胤祥,胤祥借口病发,在去早朝的路上折返……。

朝堂上,简亲王永信言语不敬,步步紧逼,汉官王文昭斥责永信失礼,反被九王爷骂作是满人的狗而气晕昏厥。隆科多被宣晋见问话,却行为傲慢、语气逼人,雍正爷此时才意识到自己真的成了康熙帝口中的孤家寡人(内心OS:朕TMD被逼宫了),满朝官员对于皇室之间的争斗也只能作壁上观。八爷等趁机借新政推行被诟病而发难于雍正,君臣对峙形势剑拔弩张,隔着屏幕都能感觉到雍正的无助,好在情急之时,时任宰相的张廷玉雪中送炭,对旗主王爷的言论予以驳斥,雍正也得空擦了擦满头的汗,腿软瘫坐在了高台阶梯上。

几位王爷已知军权在握,有恃无恐,继续理论。关键时刻,重病的十三爷被抬上了朝堂,他暗示雍正,军权已夺回(领悟后,雍正立刻满血复活),并训斥了其他几位王爷和旗主,允祀知大势已去,朝堂上喊道:皇上四哥,你赢了,兄弟们就等着你来杀了。说完还讥讽雍正的新政不得人心,众叛亲离,雍正被深深刺到痛处。十三爷虽危急时刻力挽狂澜,然而紧接着口喷鲜血,昏厥于朝堂上。

片段中有这样一个场景,雍正被逼得哑口无言,又需要保持仪态,只能背着手走下朝堂,挨个走过朝堂下的臣子并注视一眼,内心OS:这是自己的人,这个也算一个,这个不是……画面细腻地呈现了一个在困境无助时即使内心慌得一批,但外表仍然淡定的王者神态。

前一刻享受这荣华富贵,接受满朝文武朝拜,下一刻可能就众叛亲离,呼啦啦大厦倾。

这场景让我联想到了前阵子刷手机看到的一张图片:一头狮子戴着王冠,正襟危坐,其他动物俯首称臣趴在他面前。然而,整张图片最醒目的地方是:狮子的后背上插满了刀。画面完美诠释了何谓“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这个时代也不乏这样的例子。

任正非统领近二十万人,带领华为持续创新,深耕数字化,打造了一座辉煌的华为帝国,然而在古稀之年,本应享天伦之乐的年龄,承受着女儿被软禁近三年且担惊受怕的痛苦,而且还做好了此生再也见不到女儿的准备。

俞敏洪历经28年创办了国内教培巨头新东方,辉煌无比,被誉为“最有钱的老师”。然而,国家“双减”政策出台后,他在教培领域的辉煌时代也戛然而止。

这就是王者在辉煌时刻,要承受的沉“重”的痛。

好在祖国灯塔在守候,晚舟“已”归航。好在王者有气魄,八万桌椅赠学校,百万教培重新战。

被6点半的闹钟叫醒,仓促梳洗,手里拿着鸡蛋灌饼去追公交车,在公交车上被挤得脚不能落地,透过窗子看着外面开着各种豪车的大佬,你是否和我一样曾抱怨出身不好,抱怨自己不够聪明,抱怨自己没有天降的好运气。看完了果这部剧,回想自己工作时的带薪闲聊,应付了事,还怨天尤人,终于晓得原来战果是靠着壮士断腕的气魄斗争得到的,好资源是靠不断积累优势凭实力得到的。

不是人人都可成为王者,但是想做成事,就要有王者的态度。共勉!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