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趣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东周列国时代的病与鬼托付未来的床榻前,诸 [复制链接]

1#

东周时代的诸侯们,都很是畏惧“病”苦,因惧而病,又会因病而惧。周宣王晚年在东郊游猎的时候,遇到了被自己冤杀掉的杜伯左儒阴*索命,就是“得疾回宫”,而后又是有“三日之后,病势愈甚”,显然就是因惧而病,其后就有“是夜王崩”。

《东周列国志》中提及诸侯们“病”时,多出现“病薨”之事,如“卫宣公适病薨”“晋成公于中途病薨”“楚庄王旅病薨”“秦惠文王已病薨”,这些叱咤风云的诸侯们,一旦是生病了,所谓精气神也就萎靡了。

即便如齐桓公这样的雄霸之主,因梦中遇*,也是由于成疾,所谓“寡人心中畏恶,不能出口”,还会出现“病益增”的情况。因病产生了焦虑,便有胡思乱想,于是那时候还有人认为,病即是*,是邪气所致。就是管仲找到的所谓良医,也说“君病见*乎?”

至于那些见到*的诸侯,大多都是生了病的,而且往往都生病很严重。比如晋文公“因染寒疾,梦有衣冠之*,向文公求食,叱之而退,病势愈加,卧不能起”,就是梦里见了*而致生了大病,最后连起床都起不来了。

还有晋景公“病不能起”,还专门安排身边人去外面找驱*者,有所谓“桑门大巫,能白日见*,盍往召之!”只有在这样的时候,无所畏惧的诸侯们也才是变得柔弱起来,对什么贵族身份,对什么财富都没了奢求,而只求能驱散心中畏惧,也才能治愈自己的病症。

生了病的诸侯们,跟寻常庶民也没有什么不同,越是病得深,就越是有畏惧之心。越是有畏惧之心,就越是要做噩梦。所以从古至今,对医家而言总说患病者要保持轻松之心,否则病就会加重。生病不可怕,可怕的是心惧。晋平公受惊“遂得心悸之病”,梦中更看到“一物,色*,大如车轮,蹒跚而至”如此怪物。

春秋战国的诸侯们,昏庸的大多纵欲过度,身体不健康,死得也早。勤奋的有很多又是夙兴夜寐,顾不得自己的身体,最后患病而死。还有的诸侯,则是自己给自己找病,比如燕昭王,就是“好神仙之术,使方士炼金石为神丹服之,久而内热发病,遂薨”。

就是再怎么威武的诸侯们,在病薨之前总是会表现出无助之感,会召集太子或群臣托付身后之事,有齐僖公兵败于纪而“怀愤成疾,是冬病笃,召世子诸儿至榻前”,还有周桓王病笃而“召周公黑肩于床前”,还有楚平王得心疾久而不愈“召囊瓦及公子申,至于榻前,以太子珍嘱之而薨”,诸如种种都是因惧而病,乃至于薨。

所以诸侯们患病之时,大多会为阴谋朝臣们所利用,比如楚王重病之时,楚国的春申君和门客李园之间,就对楚国新任继任者有过激烈之争,“楚王病久不愈,一旦宫车晏驾,少主嗣位,而君辅之,如伊尹、周公,俟王之年长,而反其*”。

楚王还在,而朝臣们就在想谁是新人,这是典型的人还没走茶就凉了的故事。诸侯们怕*也怕病,这是理所当然,可是在诸侯们的心中,朝中那些的臣子们,或比*、病更为可怕。所以一旦诸侯们预知自己要驾崩之时,总是会安排最亲近的人到身边来进行托付。

至于是不是真的亲近,诸侯们也无力去猜疑了。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